历史沿革
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是岳阳市人民政府主办、湖南省教育厅业务管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。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岳阳师范学校。2003年7月,学校独立升格,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,初步定名为湖南民族教育职业学院。2004年3月,学校更名为湖南民族职业学院。
学校概况
学校地处湖南省岳阳市湘北大道,占地面积800多亩,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。设有儿童发展与健康管理学院、创意设计学院、数智技术学院、智能通信学院、文旅与食品技术学院、新能源汽车学院、数字经济学院、人文艺术学院等8个教学院,共开设33个高职、本科专业。现有教职工714人,其中正副教授132人,硕(博)士383人,“双师型”教师323人,在校学生16000余人。学校先后入选湖南省示范性(骨干)高职院校,湖南省高水平专业群(A类)建设单位。
人才培养
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近年来,学校立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,全国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团队1个;教师获思政课教学展示竞赛全国特等奖1项,教学能力比赛国家一等奖、二等奖各1项,立项国家精品课程3门,国家规划教材3部;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国家一等奖4项、二等奖5项、三等奖5项,参加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、银奖、铜奖各1项。学校获批“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”,连续两届被评为湖南省高校就业创业“一把手工程”优秀单位。
产教融合
与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头部企业和区域内10余家龙头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,校企合作专业达18个;立项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,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1项,省“楚怡”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,“楚怡”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(联盟)1个,岳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;成立岳阳市“天下洞庭”文化旅游市域产教联合体、岳阳数字文创产业域产教联合、岳阳数字经济市域产教联合体各1个,建设湖南湘北电商物流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个,建有婴幼儿照护服务产业学院、数字文创现代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 4 个;承担横向产学研合作项目10余项。
民族教育
1993年创办内地西藏班,是全国首批两所内地西藏班试点院校之一;2011年开始承担新疆高校毕业生来湘培养任务;2015年承担青海藏区学生培养任务;累计为西藏、青海、新疆等边疆民族地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近10000名。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、全国教育援藏先进单位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、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、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。学校民族教育典型案例多次入选湖南省职业教育质量年报。
职教出海
坚持教随产出,校企同行,致力于汉文化传播与服务国际产能合作。已加入中北非国际教育创新联盟、中国--老挝职业教育产教联盟、中巴数字教育联盟等国际教育合作平台;与泰国格乐大学、韩国世翰大学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,共同做强“汉文化学堂”,共育、共享优势专业与课程标准;先后立项“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”“中国--东盟千校携手项目”等国际项目。
(2025年8月更新)